996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精品熟女日韩中文十区_欧洲精品自怕视频

健康宣教
如何做好父母?(下)

作者: 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17/9/25 10:46:29
? ? ? ? ??如果一個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,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。關(guān)鍵在于你有沒有辦法對自己溫和而又堅持。我們不用等到有了孩子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爸媽,當(dāng)面對自己的事情時,就已經(jīng)可以知道答案了。
? ? ? ??20120718164700_WiunP.thumb.466_0.jpeg?問:父母中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:自己童年中越缺失的東西,成為父母后就越要給孩子補償,比如零食和玩具、自由與尊重。對于這種心理,我們該如何處理?

? ? ? 林文采:具有這種心理的話,說明他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成長,他討厭自己的成長,他不能忘記自己對父母的渴望。這時,首先應(yīng)該要求自己不要懷著太多的遺憾、渴望,因為這樣會使得自己在面對孩子時拿捏不準(zhǔn),要不做過頭了,要么做太少了。然后,就是嘗試從自己的成長中看到積極的一面,問自己:"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成長?也許很困難,但是我畢竟今天活得還不錯啊,而且,因為它,我還更加堅強、獨立和包容……"童年生活中,一定會有遺憾的東西,但是也肯定帶給過你積極的東西,無論如何,你自己走過去了,也學(xué)到了很多。所以,請接納你自己,接納你的成長,放下對父母的渴望。

? ? ? ? ??? ?20120718164700_WiunP.thumb.466_0.jpeg?問:那么現(xiàn)在,當(dāng)我們能夠影響孩子的童年,我們恰恰就是孩子的渴望時,是不是應(yīng)該要求自己盡可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,讓他今后更容易接納自己的成長呢?

? ? ??林文采:孩子的渴望是屬于他自己的,你沒有義務(wù)去完成他的渴望,就好像你的父母沒有義務(wù)要完成你的渴望。每個人的期待都是屬于自己的,別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,要心存感恩,如果沒有的話,那只是自然。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說別人的媽媽怎樣,我會跟她說:"對不起,我做不到"。而且我會讓他知道,你能完成我的期待我很高興,但如果你不能完成,我一樣接受你,一樣喜歡你。媽媽能無條件地接受你,那么,媽媽如果不能完全滿足你的期待,你能接受媽媽嗎?

? ? ? ??20120718164700_WiunP.thumb.466_0.jpeg??問:作為一個上班媽媽,我總是聽到這樣一種說法:親子時光的"質(zhì)"比"量"更重要。說實話,這句話讓我很寬慰,但是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這種觀點的?

? ? ? ?林文采: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,我覺得都重要。我認(rèn)為上班媽媽有必要在小孩3歲前把工作的腳步放慢一點,做出某些調(diào)整,使得自己既能工作又不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工作上。畢竟,生孩子是自己的選擇,我們對孩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(zé)任,所謂"重質(zhì)不重量"其實是一種逃避內(nèi)疚的借口。但所謂"重質(zhì)",并不是說你要不停地說他,教導(dǎo)他,你平靜地待在他的旁邊,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支持和安慰。等孩子再大些,你們同處一室,他做他的事情,你做你的事情,這也是一種陪伴,會帶給孩子安定。

? ? ? ??20120718164700_WiunP.thumb.466_0.jpeg???問:是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應(yīng)該學(xué)習(xí)一些心理學(xué)呢?

? ? ? ?林文采:我覺得是。就好像每個人都要懂一些營養(yǎng)學(xué)一樣,也應(yīng)該懂一些心理學(xué)。而且,無論你要幫助自己還是要幫助孩子,都需要先懂得你們的心。

? ? ? ??20120718164700_WiunP.thumb.466_0.jpeg???問:我們的父輩似乎沒有多想,就完成了做父母的工作,而我們這一代的好父母之路卻似乎異常地任重道遠(yuǎn),這是為什么呢?

? ? ? ?林文采:主要是因為社會類型已經(jīng)不一樣了?,F(xiàn)在的家庭就是一兩個孩子,所以孩子沒有一個基本的社會團(tuán)體幫助他了解人與人的不同,去學(xué)習(xí)人際交往,掌握必要的社會技能。而在以前,從兄弟姐妹到親戚鄰居,我們可以跟十幾個孩子天天在一起。玩的過程中,自己比不上人家怎么辦,跟別人性格不同時怎么辦,某些人性格特別兇怎么辦,和誰鬧了別扭怎么辦……所有這些社會技能,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學(xué)會了,而不良情緒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(xué)會了。但是現(xiàn)在的孩子沒有這種機(jī)會,因此責(zé)任全落在了父母身上。所以說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能再講"以前我的父母沒有學(xué)過,不是把我也養(yǎng)得很好嗎"這種話。對不起,那個時代已經(jīng)一去不復(fù)返了。
? ? ? ?(節(jié)選自《心理雜志》.心靈探索.親子講堂:如何做好父母?)
? ? ? ? PS:林文采,她是美國心理輔導(dǎo)學(xué)、臨床輔導(dǎo)學(xué)博士;由國際著名的薩提亞大師?約翰·貝曼(John?Banmen)博士強力推薦的薩提亞導(dǎo)師?。她在親子關(guān)系,婚姻與家庭方面有非常獨到的見解。下面是她的專訪。